牙齿不好易得“老年痴呆症”
发表于:2014-06-12 16:42 来源:维乐口腔 编辑:嘉雪 点击:次

(本文来自辽宁日报报业集团)每年的9月21日是世界老年痴呆日,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该病患者已达800万人,约占世界总病例数的四分之一。由于认识不足,这类患者总是到记忆出现严重问题后才寻求治疗,往往为时已晚。为避免这种情况,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研究老年痴呆症的早期症状。相关报道显示,日本科学家的新研究证明,牙齿不好的人,等年纪大些后极有可能患上老年痴呆症。牙齿怎么与老年痴呆症扯上了关系呢? 老年痴呆65岁以上老人有7.2%会得 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会开玩笑,说老是丢三落四的朋友得了老年痴呆。其实,老年痴呆真的是一种病,而且丢三落四正是它的早期症状。它在医学上的正式名称叫做阿尔茨海默症。阿尔茨海默症在任何年龄段都能出现,但大多起病于老年期,所以又称作老年性痴呆。 哈佛公共卫生学院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老年痴呆症患者人数已增长到3600万人,在欧美主要城市人群中,老年痴呆症已是仅次于癌症的第二大忧患。 而我国的情况更为堪忧。截止到目前,我国老年痴呆症患者已经达到800万人,人数位居世界各国之首。其中,65岁以上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高达7.2%。 病因不明牙齿可能成为治疗的突破点 虽然老年痴呆症的影响已经如此深远,但奇怪的是,科学家们至今都没有找到明确的病因。他们不知道人类为什么会患上这种病,也没办法在病人还活着的时候确诊其患上的是老年痴呆症。 只有等病人死亡后,通过对病人大脑进行病理学解剖,才能确诊。因为在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大脑中会出现几种特殊的标志,而普通人的大脑不会有。它们是:沉淀的β-淀粉样蛋白质、广泛的神经元纤维缠结,还有衰老色斑。其中,衰老色斑通常位于大脑中被认为是控制记忆和高级认知能力(比如自我感知,解决问题和推理能力)的区域。 正因如此,科学家们迫切地希望找出老年痴呆症的早期征兆,以分析病因,尽早对患者进行治疗。日本冈山大学的科学家森田学等人拿大白鼠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将大白鼠的臼齿切掉一部分,使其不能正常咬合。8周后,发现大白鼠脑内的β-淀粉样蛋白质总量上升至正常水平的4倍以上。这种蛋白质在大脑中的过量积聚沉淀,正是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标志之一。 咀嚼功能将牙齿和大脑的记忆区域相连欧美和日本对于‘老年痴呆症’非常重视,对于牙齿与大脑的联系也进行了一些研究。济南维乐口腔医院告诉记者。国认为,牙齿的咀嚼可以刺激和影响大脑,牙齿不好,咀嚼减少,对大脑的刺激也会减少,负责记忆的颞叶内侧和海马区以及周围组织的体积会萎缩,导致记忆力和认知能力衰退。但是,目前这些观点只在动物实验上证实过。对于牙齿和‘老年痴呆症’之间的关系,国内还没有相关研究,但是我们已经在实践中感受到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临床医疗中发现,牙齿完全脱落的病人和留有20颗以上牙齿的病人相比,前者的记忆力明显弱于后者,而且前者患有老年痴呆症的人数比后者高出1.9倍。同时,如果牙齿完全脱落的人安装了假牙,可以正常咀嚼食物的话,其患病的比例要比没安假牙的人低。由此可见,牙齿的咀嚼能力是很关键的。认为,这可能是由于牙齿与大脑非常接近,面部神经会传达它们之间的影响。比如,我们有时候牙疼,然后发现同一侧的头也开始疼了。 而且,虽然牙齿和‘老年痴呆症’的关系尚不明确,但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却是早已被证实的。表示,痴呆症分很多种,包括家族遗传性的痴呆、长期不接触界导致的痴呆、与脑血管因素有关的血管性痴呆、由晚期梅毒引起的麻痹性痴呆以及阿尔茨海默症引起的老年性痴呆等。 老年痴呆症中,有两种与牙齿有关 一个是老年痴呆症,牙齿的咀嚼功能被破坏可能是病因之一。另一种是血管性痴呆,这种病与牙齿的联系方式不是咀嚼,而是细菌。口腔内不健康,特别是患有牙周炎的患者,其炎症可能会感染脑部血管,引起供血不足而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改变,终使大脑功能全面衰退,形成血管性痴呆。 积极治疗不要误以为是自然衰老 目前,老年痴呆症无法被完全治愈,但是如果及时有效诊并积极治疗,将可以缓解病情的进展速度、延长病人的生命。但令人担忧的是,在中国,老年痴呆症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调查显示,中国47%的痴呆症老人照料者认为,病人的状况是自然衰老的结果,所以没有去医院诊。 其实,老年痴呆症虽然无法在病理上完全确诊,但从临床上可以进行询问、记忆力测试、核磁共振等方法判断病情,这些方法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 维乐建议,如果家里的老人出现了老年痴呆症的症状,及时到医院诊疗。鉴于牙齿和老年痴呆可能存在的联系,建议市民保护好自己的牙齿,如果出现牙周病要及时治疗。
温馨提示PROMPT
维乐口腔打造中国口腔领导品牌,温馨提醒您口腔问题不容忽视。点击在线咨询即可获得一对一在线咨询服务,维乐口腔牙科名医将对您提出的问题作出专业回答并保护您的隐私!